程新皓:动物园、图像与历史话语
云南与上海穿越历史的回眸
艺术家程新皓的创作以云南为核心,用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式,将身体置于大江大河、铁路等具体的情境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前云南土地的尺度被具身化,宏大叙事在此过程中被解构。在本次“燃冉”驻留中,程新皓从上海西郊公园(上海动物园的前身)出发,以大象为中心,寻找藉由上海西郊公园具身化的云南线索。那么,艺术家对大象的关注从何而起?又是什么使得艺术家对上海西郊公园产生了兴趣,因此到上海来?上海在艺术家先前关于云南展开的研究与创作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大象作为“象征”
澜沧江流域是亚洲象的传统栖息地,而在傣语中,“澜沧”本就意味着“百万大象”。2022年,程新皓拍摄了作品《象征》(March of the Elephants),在其中探讨了不同历史语境中大象与现实的遭遇。作品大致分为三个段落,对应着大象穿越的三个时代和三种话语:傣族神话传说中的大象、70年代初的大象,以及当下的大象。艺术家试图挪用相应时期的视觉材料、声音材料以及相应话语来进行自反性的叙事,其中包括19世纪法国殖民者的版画、傣族南传上座部佛教寺院壁画、50年代的电影与老照片、70年代的连环画,以及今天的手机图像、监控图像、无人机图像等。从这些来源不同却相互连接的符号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实体的大象因其体量,一再被赋予超越其自身的象征。而这些象征层层叠加,穿越时代,反过来遮蔽了大象自身。而在创作《象征》的过程中,艺术家发现上海西郊公园的建立、西双版纳解放赠象、西双版纳捕象等事件,能够串联起上海与云南两地,于是便有了对于上海西郊公园的关注。
从云南到上海
在接受“燃冉”采访时,艺术家进一步解释了存在于史料中的由大象串联起的云南与上海之间的关系:
本次驻留计划关注的对象是上海西郊公园。上海西郊公园是如今上海动物园的前身,它的原址曾经是清末寓居上海的英国人开设的裕泰马房,以及民国时在此基础上改造的高尔夫球场。1950年,云南西双版纳和平解放,最后一任车里宣慰使刀世勋先生将自己的坐骑大象“南娇”赠送给毛主席,而毛主席在1954年将“南娇”和胡志明赠送的大象“阿邦”一起转赠给上海人民。上海市政府和苏联专家一起进行了选址,最后决定将上海西郊公园辟为动物园,并在其中建起象宫。大象由此奠定了这个动物园的基调。1971年,两头大象老去,因象而起的西郊公园不能没有大象。由此,上海西郊公园成立了捕象队,重新回到西双版纳,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在当地傣族群众的协助下重新捕捉到一头8岁雌象并送回西郊公园中。这次成功抓捕以击毙五头大象为代价,这在当时被看作是人定胜天和自力更生思想的胜利。捕获的雌象被命名为“版纳”,她最终在西郊公园中又渡过了47年,诞下8胎小象,直至2018年最后的死亡降临。在她生命的后半段,那些革命话语逐渐褪色,她也逐渐被科学的、资源的话语重新覆盖,成为新一代上海人童年记忆中的老朋友。如今,“版纳”逝去,她留下的后代们也在和各地动物园的交换中散布各地。
从刀世勋赠象到捕象队西双版纳捕象,上海西郊公园从改造为动物园伊始就已经和云南边疆产生了连接。尤其是后一个事件,由于纪录片《捕象记》的拍摄和相关的文字报道,以及以此改编的多部连环画的发行,抓捕“版纳”的故事在一时间家喻户晓。这个故事中,云南不仅仅是事件的发生地,更在叙事的象征与隐喻中被建构。少数民族和国家的关系、边疆自然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等,都在其中得到了显明。这些云南元素也进一步地在上海西郊公园的建筑和视觉元素中得到体现。最初因“南娇”和“阿邦”而建,并在之后成为“版纳”居所的象宫虽然具有苏式建筑的特征,但在外立面和周围环境的装饰中,仍然带有明显的云南符号:绘制着亚洲象与云南热带雨林的瓷砖马赛克;爬上苏式爬架的藤曼;环绕建筑的竹林、棕榈和芭蕉。这些植物大多以和云南植物同类的耐寒物种进行了替代,由此构建出想象的云南形象。
——“燃冉”驻留艺术家采访:“燃冉”驻留|程新皓:寻找藉由上海西郊公园具身化的云南线索
而在如今的上海动物园中,由大象串联起的、又被其中的形式(例如建筑、视觉元素、设施等)具身化的云南线索又存在在何处?而当重新寻找到这些线索后,它们又能带来怎样的思考?为此,艺术家来到上海,并在“燃冉”驻留期间进行了近一个月的田野调查,在驻留开放日与Gather Here环节中,通过一系列空间改造与身体行动,将线索内化为具身认知。
具身化的云南线索
档案室中的大象与貉
在天地本室进行的驻留开放日中,艺术家保留了部分天地本室作为档案室原有的功能,将搜集到的有关上海西郊公园的老照片、地图、画册内页、科教片台本、连环画《捕象记》和《版纳》等史料带进天地本室。同时,在开放日中,艺术家将作品《象征》片段、本次驻留期间所拍摄到的西郊公园的影像,以及上海小区中貉的影像循环放映并进行讲解讨论,探讨在话语流变之间的大象与上海动物园、对边地的想象及叙述,最后由貉发散到城市中人与动物之间的对望关系。那么将具有储存性质的档案室改造成展示的空间这一过程中,艺术家如何利用天地本室作为档案室的特殊性质对史料进行展示布置,并在分享讲解的过程中激活档案室?
首先,在原本天地本室的工作台上,艺术家放置了有关版纳及其后代在上海西郊公园中的老照片、兼任科普作家和野生动物摄影师张词祖撰写的文章《亚洲象“版纳”的首次繁殖》、1974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彩色纪录片《上海西郊公园》台本、讲述西双版纳捕象连环画《版纳》与《捕象记》、一本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读物《上海动物园》,以及关于动物园、动物与参观者的书籍《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在工作台隔壁是循环播放着艺术家作品《象征》的电视机。在《象征》中,艺术家探索了大象在不同时期的话语构建,而工作台上所放置的文献正对应着相关史料。
“我们看着动物,动物看着我们:话语与目光之间的动物园”,“燃冉”驻留Open Day现场,天地本室,2024
艺术家利用天地本室的长桌及墙壁展示上海西郊公园(上海动物园)相关的老照片及史料。天地本室中央原本用于放置书籍资料的长桌,在开放日的当天用于呈现有关上海西郊公园(上海动物园)的老照片,展示象宫的变迁、动物园中的大象与动物园的布局与设施,以及私人影集中的上海动物园;靠近长桌及靠近后门的墙壁上分别贴有上海西郊公园的明信片,以及上海动物园在不同年代的老地图。除史料外,正对着长桌的投影幕布上播放着艺术家在本次“燃冉”驻留期间拍摄到的有关上海动物园的素材;靠近长桌的墙壁上的三块屏幕中循环播放着艺术家于本次驻留期间在“御上海”等上海城市中分布有貉的小区中,利用手持热感、红外相机拍摄捕捉到的貉的活动画面。最后,艺术家在原本天地本室中的大新天地片区老地图上贴上了指示标,标注了上海西郊公园与大新天地片区的关系,又在柱子上挂上印有大象的布料。这样,上海动物园的前世今生、历史图像与田野素材、人与动物间处于不断变化的对望关系,并置于天地本室之中,而开放日的参与者也穿越时空,完成了一次虚拟的上海西郊公园(上海动物园)游览。
“我们看着动物,动物看着我们:话语与目光之间的动物园”,“燃冉”驻留Open Day现场,天地本室,2024
此外,史料与田野素材不光被呈现,还在艺术家的讲解中被讨论。天地本室不再是储存档案的,或展示史料的场所。在讲述与讨论之间,档案被激活,档案室也成为对话、交流发生的场所。
“我们看着动物,动物看着我们:话语与目光之间的动物园”,“燃冉”驻留Open Day现场,天地本室,2024
观察、对话、行走与进食
从开放日到Gather Here,从在室内进行观看与对话,到真正走进田野现场,程新皓带领参与者用一系列的身体行动去探究缘起云南,又被上海具身化的线索。在天地本室的开放日交流分享环节,艺术家讲解本次驻留过程中于上海动物园的田野成果。首先,艺术家结合过往作品《象征》,讨论不同年代的大象的话语构建。在第二个环节中,艺术家聚焦上海动物园的建筑、图像、标语、声音,并讨论这背后的历史叠层及话语构建,包括上海动物园中的壁画上对“云南”的想象怎样通过大象、孔雀、棕榈叶等图像被构建出来,苏联式的建筑风格是怎样影响“象宫”的建筑外形等。接着,结合“丰容(enrichment)”一词,艺术家讲解了上海动物园中目前的丰容设施与措施,以及人与动物间的隔障设置在历史上的变迁。“丰容”是一种动物园术语,指的是在圈养条件下,通过重构动物的生活环境,促进动物展示更多自然行为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在当今的上海动物园中,隔障是否因为为提高动物生活质量而被消解?还是利用视错觉重新建立了另一种隔障?在开放工作日的当天,结合田野中的影像素材,艺术家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艺术家结合本次驻留过程中拍摄到的城市野生貉影像,进一步探讨了城市中动物与人的对望关系。
“我们看着动物,动物看着我们:话语与目光之间的动物园”,“燃冉”驻留Open Day现场,天地本室,2024
然而对上海动物园的认知不仅仅在于带领参与者进行观看、聆听与讨论。像人类学家一样工作的程新皓,在Gather Here环节,以行走作为方法,带领嘉宾回到田野现场:上海动物园。
在《行走的方式:脚下的民族志与实践》(Ways of Walking: Enthnography and Practice on Foot)一书中,编者指出,行走包括一系列身体展演,包括观察、监视、记忆、倾听、触摸、蹲和攀爬。正是通过这些展演,人们的知识才得以形成。而在上海动物园的行走过程中,伴随着行走中的观察、记忆、倾听、交谈、触摸等一系列身体行为,参观者们将影像、文字资料中的动物园与实地结合,形成对于上海动物园的认知。
“从边疆到上海”——上海动物园的历史叠层,“燃冉”驻留Gather Here行走动线,2024
“从边疆到上海”——上海动物园的历史叠层,“燃冉”驻留Gather Here现场,上海动物园,2024
“从边疆到上海”——上海动物园的历史叠层,“燃冉”驻留Gather Here现场,上海动物园,2024
首先程新皓将上海动物园的老照片及老地图分别派发给参与者们,以便在行走的过程中进行对比与交流。接着,艺术家带领参与者们来到了火烈鸟园区。园区内安置了镜面,在视觉上增加了它们的数量,也酷似一个露天剧场。獐的园区里新增了本杰士堆,这是一种人造灌木丛,由干树枝、石块、土壤和植物组成。上海动物园的隔障与丰容设施,曾经由现代动物园的理念和景观需求改造,呈现出新旧交替的面貌。从前的“硬隔障”并未被消解,而是部分利用视错觉,重新建立新的隔障。另外,从前防止大象出逃的所用的地面钉板,如今被放置在黑熊园区的隔墙上,用于防止游客攀登。
“从边疆到上海”——上海动物园的历史叠层,“燃冉”驻留Gather Here现场,上海动物园,2024
最后,艺术家将傣味手抓饭嫁接于此时此刻的上海动物园中。手抓饭以云南传统的方式进行布置。首先,在地上铺上野餐垫,再将芭蕉叶铺于其上,最内圈铺上以蝶豆花、黄尾巴花等植物汁水染好的米饭,再在外围铺上不同种类的菜:烤鱼、排骨、烤鸡、土豆等。在艺术家的指引下,参与者们按照传统的进食方式进行美食品尝:取一片生菜,直接用手从五彩饭中拈出一团,用手指揉捏成团,配上配菜一同吃掉。席间,艺术家与参与者就动物在公共话语中的意义转向进行对话与交流:在草原英雄小姐妹舍命保护羊群的事迹中,动物被视为集体主义资产的象征,而当代叙事则将动物置于自然保护的语境中等等。从交谈到进食到进食间的交谈,从驻留开放日的档案研究,到Gather Here的行走田野现场,从纸本到行动,云南线索不仅停留在图像与史料中,更通过感知与具体的身体行动,内化为属于每个个体的记忆与认知。
“从边疆到上海”——上海动物园的历史叠层,“燃冉”驻留Gather Here现场,上海动物园,2024
参考资料
燃冉ranran. “燃冉”驻留|程新皓:寻找藉由上海西郊公园具身化的云南线索(2024-4-8).
燃冉ranran. “燃冉”驻留|程新皓:动物与我们、云南与上海穿越历史的对望(2024-5-8).
Vergunst, J. L., & Ingold, T. (Eds.). (2008). Ways of Walking: Ethnography and Practice on Foot. Routledge.
关于艺术家
程新皓 Cheng Xinhao
1985 年出生于云南省,2013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作为艺术家工作生活于云南昆明。他的作品通常基于长期的田野调查,并均与其故乡云南相关。通过身体在场的工作方式,程新皓使用录像、装置、摄影与文字等媒介,体察不同来源的逻辑、话语、知识与其背后的自然、社会、历史现象,及镶嵌于其中的行动者之间的复调链接。近年来,他的长期项目包括:与跨境族群莽人相关的 “陌生地形”Strange Terrains,2013至今);与滇越铁路相关的 “致海洋”(To the Ocean,2018至今);与流动及口传文学传统相关的 “云南故事集”(Tales about the South of Clouds,2021至今;以及聚焦于道路系统与其间行动者的项目 “叠层与漂砾”(Stratums and Erratics, 2022至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