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佐宁:锣鼓、城市空间与当代性
缘起昆曲,到上海来
从古戏台出发,重燃昆曲锣鼓
在接受“燃冉”采访时,金佐宁谈到,她对于昆曲的关注来源于高中毕业的一次旅行,并日益加深于后续与昆曲演员、乐师的互动交流,及在本科学院语境中对戏曲锣鼓的理解:
“高中毕业,我独自前往上海和周庄旅行,在古戏台上第一次听到昆曲的演出。这次的经验改变了我对中国戏曲既吵闹又阴森的印象,使我不再如幼年时期对其感到抗拒,甚至愿意为它释放双耳,聆听它背后的文化叙事和与当下社会的关系。随后,我多次与来自上海的专业昆曲演员及乐师互动交流,让我对上海的艺术人文气息产生了无限的向往。加上幼年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喜爱,便决定移居上海发展。
在港中大音乐系修读本科期间,如师如父的余少华教授曾多番提点我表示“戏曲锣鼓的角色绝对不只是简单的‘伴奏’(accompaniment),它的复杂和精妙性不容小觑。” 我开始在昆曲剧场中刻意聆听锣鼓的声音,并惊觉这声音设计之中蕴含着前人众多的奇思妙想,甚至可与当下诸多话题产生共性对话。可惜,在泛视觉时代下,听觉文化的式微让我们不断地错过这些有趣且深刻的声音。
锣鼓声响不仅在表演场域中为剧种风格赋予定义,也是紧扣不同代际对生活、对地方和时代的记忆。
忽视它们不仅是对戏曲舞台叙事的理解缺失,更是对城市历史、地方营造和个人经验描绘的一种缺失。所以,我试图以个人研究和创作唤起大众对锣鼓声音的感知,重拾这种可能会被慢慢拭去的声音痕迹,从而真切地感受自身的存在,和声音对我们身体感官的丰富调动。“
“2015 年,我着手思考昆曲锣鼓在当代社会被忽视的原因,开始做相关的调研和实
地考察,同时也关注锣鼓乐师和制作手艺人的生存状态。2018 年,我陆续将我的研究视点
以讲座及工作坊的方式,在不同的艺术机构和学院,如:刘海粟美术馆、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等向观众输出。让观众体验锣鼓发声的过程,我试图揭示、传达并扭转锣鼓在当下被忽视的困境。在这些活动过程中,上海昆剧团的国家一级司鼓、乐队队长林峰老师都在知识和精神上给予了莫大的支持。我们持续有效的交流,都协助了彼此在认知上的突破,并将锣鼓带入至更广阔的讨论语境之中。“
——“燃冉”驻留艺术家采访:“燃冉”驻留|金佐宁:听懂锣鼓方懂看戏
在被泛视觉文化占领的当今,声音艺术处于一种边缘的位置,昆曲锣鼓往往与”传统“”噪音“挂钩。面对锣鼓在当下的困境,金佐宁认为,锣鼓本身便具有当代性,“它(昆曲锣鼓)值得我们一赴再赴感受它与生俱来的当代性,并助其脱离在当代的忧郁和失意。“那么,如何重拾昆曲锣鼓的“当代性”?昆曲锣鼓怎样唤醒或重绎与城市空间相关的感官、记忆与认同?围绕着上述问题与语境,金佐宁发起此项驻留方案,而这亦成为其驻留期间的核心问题意识。
昆曲与上海及新天地
对于金佐宁而言,上海及大新天地片区与昆曲锣鼓相关议题有关联性。昆曲发源于昆山,但与上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白先勇先生于《白先勇说昆曲》开头便 追溯了昆曲的上海传统:
1921年“昆曲传习所“成立
“上海的昆曲是有其传统的,一九二一年“昆曲传习所”成立,经常假徐园戏台演出,徐园乃当年上海名园,与苏州留园可以媲美。传习所子弟皆以传字为其行辈,一时人才济济,其中又以顾传玠、朱传茗为生旦双绝。后来徐园倾废,传习所一度改为“仙霓社”,然已无复当年盛况。顾传玠早弃歌衫,去了台湾。”
美琪大戏院与昆曲
“抗战胜利伶界大王梅兰芳到上海公演,假上海美琪大戏院一连四天昆曲,戏码贴的是《刺虎》、《思凡》、《断桥》,还有《游园惊梦》,上海昆曲界再度掀起高潮,据说黑市票价卖到了一根黄金。那次我也跟着家人去看了,看的是《游园惊梦》,由昆生泰斗俞振飞饰演柳梦梅。”
上海昆剧团
“上海昆剧团成立于一九七八年,前身是上海青年京昆剧团,主要成员是昆剧大班(一九五四年入学)、昆剧二班(一九六一年入学)的毕业生,他们在表演上曾得俞振飞以及传字辈老师傅悉心传授,底子深厚,行当齐全,生旦净末丑,个个独当一面,是最整齐的一个昆剧团。”
——白先勇《白先勇说昆曲》
在前序调研中,艺术家以新天地附近地铁站为圆心,追溯历史上昆曲在新天地片区发生的共振。首先,京昆⼤师梅兰芳旧居位于思南路 87号,距⼀⼤会址 · 新天地站步⾏8分钟。此外,天蟾逸夫舞台、上海昆剧团、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即昆曲三班早期旧址等与昆曲历史相关的地标,均坐落于新天地附近地铁站相关线路之上。
来源:金佐宁“燃冉”驻留项目方案
重绎锣鼓代表的听觉和视觉文化的当代性
锣鼓代表的听觉和视觉文化与当下新天地的空间
回到艺术家驻留的主要问题:如何在上海城市腹地重新演绎昆曲并重述昆曲的“当代性”?首先,艺术家先后于新天地片区组织两场公共活动:一是在驻留正式开始之前的2023“燃冉”艺术季期间组织了“声如流光:城市叙事 中的锣鼓脉动”工作坊,这一工作坊于新天地壹号发生;二是在驻留期间于驻留工作室天地本室发生的“黑胶与锣鼓的时间回旋曲
”活动。在两次活动中,艺术家分别对两个空间采取不同行动进行介入与改造,以锣鼓为媒介,调动参与者的身体与感官。
新天地壹号位于太仓路181弄1号(原太仓路155号),在历史上曾几经易主,在跨入新世纪后新天地壹号重新成为接待外宾的高级会所。在驻留开始前的2023“燃冉”艺术季,金佐宁于新天地壹号开展了一次工作坊,名为“声如流光:城市叙事中的锣鼓脉动”,邀请上海昆剧团国家一级司鼓林峰及声音艺术家殷漪,共同探讨城市空间与锣鼓的关系,并邀请参与者动手体验并奏响锣鼓。新天地壹号在历史上曾扮演不同角色,在今天作为接待外宾的会所——相对私人或拥有明确边界的空间,在金佐宁的工作坊中,被改变成为参与式的关系空间。同时,在泛视觉文化泛滥的当今,昆曲舞台的视觉呈现使得昆曲表演中的锣鼓处于不被“听到“之处:被认定为与“噪音”二字相连的锣鼓,逐渐在剧院或昆曲演出时作为“幕后”。但在此次工作坊中,锣鼓被单独于新天地奏响,不仅作为声音出现,亦构建出音乐、语言和形象,而对谈更强调了锣鼓与城市空间及历史之间的关系。
“声如流光:城市叙事 中的锣鼓脉动”,“燃冉”艺术季工作坊现场,新天地壹号,2023
在驻留期间,艺术家于工作室开放日活动“黑胶与锣鼓的时间回旋曲“中,重构作为驻留工作室的天地本室。本身具有档案室性质的天地本室是怎样通过改造,成为关系空间,以参与者的身体介入,激活声音档案?金佐宁又是怎样通过开放工作室活动设计,重燃锣鼓相关泛文化的“当代性”?本次工作室开放日活动分为四个部分:锣鼓的展示、将文本与图像相结合的雕版拓印、概念黑胶封套的视觉创作展示,以及艺术家与“黑胶猩猩Gorilla Vinyl”创始人张大静,而每一环节均对应相应的对空间的改造,及激活声音档案,重燃其“当代性”的具体身体行动。
“黑胶与锣鼓的时间回旋曲“,“燃冉”驻留Open Day现场,天地本室,2024
重燃锣鼓”当代性“的第一步在于重奏,于是落实在空间改造上的第一步便是将锣鼓展示出来,令开放日参与者体验锣鼓的发生机制。如同在前一年艺术季工作坊中所实践的,在活动现场,金佐宁将不同的锣鼓悬挂在木架上,让每一位前来参与开放日的参与者亲手奏响锣鼓,感受锣鼓的振动与发声。这一简单的发声装置的引入使得参与者能够将锣鼓声从戏曲表演中的视觉元素及其他声音中抽离出来,锣鼓本身的声音重新在天地本室被奏响。
“黑胶与锣鼓的时间回旋曲“,“燃冉”驻留Open Day现场,天地本室,2024
重奏锣鼓固然重要,但激活或“重燃”声音并不仅限于重奏,更在于还原声音产生的语境。首先从历史语境出发,在空间改造上,金佐宁将史料文献中与昆曲资料相关的章节贴于展示墙之上。天地本室本身作为档案室,陈列着与上海城市空间、市民生活及历史叙事相关的文献资料,金佐宁继续保留了天地本室作为档案室的部分原有属性,将陈列的文献挑选出一部分,保留与昆曲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将《点石斋画报》中与昆曲相关的章节、文本与图像展示出来。档案在被展示和被当代人观看的过程中和当代的时空发生勾连,淹没在历史中的文献资料又重新被激活。
“黑胶与锣鼓的时间回旋曲“,“燃冉”驻留Open Day现场,天地本室,2024
“善于继声”“妙能入神”“音为传心”“声以感志”四个关键词来自苏州怡庵主人张芬编纂的《绘图精选昆曲大全》。艺术家将这四个关键词与清代张廷彦等绘制的《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图中的锣鼓演奏场面组合,通过雕版印刷的方式进行再现,同时对应相关空间改造:首先,天地本室的墙壁上贴上了制作好的雕版印刷作品;其次,位于本室门口的三块屏幕上亦在滚动播放由四个关键词与史料中图像组合的作品。另外,雕版印刷亦是公众参与式活动的一部分。位于本室一楼中央的原本作为展示书籍资料的长条形书桌被放上了印墨滚轮、雕刻有来自《昆曲大全》中的文字与《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中图像的木板,以及纸张若干。在雕版印刷师的指导下,参与者可制作自己的雕版印刷作品,并选择留下或带走。
“黑胶与锣鼓的时间回旋曲“,“燃冉”驻留Open Day现场,天地本室,2024
在本次驻留期间,艺术家与黑胶猩猩Gorilla Vinyl创始人张大静一同制作概念黑胶封套,将历史的文本与图像进行二次创作,并在开放日期间将制作好的封套置于天地本室的档案架上展示。此外,艺术家亦邀请张大静,伴随着阵阵锣鼓敲击声与黑胶唱片的旋律,在开放日与其一同举行一场对谈。就这样,在驻留开放日当天,艺术家对于天地本室的改造不仅仅保留了本室作为档案室的部分功能,亦使得天地本室成为各项活动正在发生的参与式空间:对谈“正在发生”、雕版印刷“正在发生”、锣鼓重奏与黑胶播放“正在发生”,通常被认为属于“历史“及”传统“的锣鼓被重新激活。
“黑胶与锣鼓的时间回旋曲“,“燃冉”驻留Open Day现场,天地本室,2024
身体行动:以锣鼓作为媒介的具身认知
具身认知(embodiment)是长时间在泛人文领域(例如哲学、文学、人类学、人文地理等)中受到广泛关注的概念。在《制造地方:城市中的空间和具身认知》(Making Place: Space and Embodiment in the City)一书中,编者由人地关系入手,这样对“具身认知(embodiment)”下了定义:
“具身认知”(embodiment)指的是“实体的物质环境的存在离不开其中通过日常生产生活体验它的居民,其意义取决于这些人在特定地点所处的更广泛的政治和经济背景。“
由此可见,城市空间的存在离不开具体人身经验与记忆,通过感官所建立的人身经验是创造地方的一环。在金佐宁的驻留项目中,声音并非单一的感官媒介,而是以锣鼓为出发点,唤起包括触觉、味觉、嗅觉等感官体验,从而与城市空间发生勾连。这一过程融入在艺术家在驻留前的工作坊、驻留中的开放日,以及Gather Here活动中。
在驻留开始之前的“燃冉”艺术季的活动中,艺术家邀请到林峰老师现场奏响板鼓、铙钹、⼤锣、⼩锣等锣鼓,并邀请参与者在触摸与敲击锣鼓中体验锣鼓的发声与演奏机制,感受实体的触觉和材料的振动。同样,在工作室开放日中,她希望邀请城市居民参与其中,触摸锣鼓的物质材料,体验现代城市中逐渐隐埋的锣鼓声响:鼓面不同的材质与触感影响到鼓的发声,只有敲击到中心时鼓才能够发声;鼓面的材料也影响鼓的价值。触觉与听觉相连,参与者对于听觉空间的想象落实在可触碰且可见的实体材料之上,内化为对于此时此地此景的具身体验。同时,在开放日中,金佐宁将锣鼓所处的历史语境重新展现出来,将历史上与锣鼓相关的史料与话语摘出,用文字、图像与声音一同还原锣鼓的历史语境。黑胶封套的图像创作与雕版印刷这两种从属于泛视觉文化的创作方式,在此并非作为中心,而是作为声音艺术的历史与当代语境,赋予其相应的时空纵深,将其重新演绎。
参与者们的嗅觉、味觉、视觉、听觉等多感官在驻留活动的Gather Here环节中被调动起来,形成独特的公共记忆。首先艺术家邀请上海昆剧团国家一级司鼓林峰与声音艺术家殷漪共同准备了一场开场白,运用到普通话、粤语与上海话。在晚宴开始之前,每位嘉宾敲着锣入席;在晚宴接近尾声时,艺术家与众宾客接龙咏读了《跳加官》的锣鼓经“滚头子”。在雍福会包厢中奏响锣鼓与朗诵锣鼓经,亦是对于餐厅包厢空间原有属性的解构。此外,以昆曲常用的锣鼓经为晚宴的菜品命名,艺术家金佐宁将上海本帮菜的名称、材料、形态、色泽、味蕾感受等与锣鼓声音相对应。加上鼓师林峰在现场为众人即席解说相关锣鼓经的设计和在舞台上的应用场景,使得众人的用膳过程不仅具形具色,更是具声——于是食物这一与味觉与嗅觉紧密相连的媒介与锣鼓所发出的声音并置。空间、声音、食物链接着听觉、味觉、嗅觉、视觉,呈现一场视听盛宴。
“咏听辰时”——从实验音乐到实验圆桌,“燃冉”驻留Gather Here现场,雍福会,2024
参考资料
燃冉ranran. “燃冉”艺术季|金佐宁“声如流光:城市叙事中的锣鼓脉动”工作坊招募. (2023-11-17).
燃冉ranran. “燃冉”艺术季|腾空,借公共活动单元乘势而上. (2023-12-15).
燃冉ranran.“燃冉”驻留|金佐宁:听懂锣鼓方懂看戏. (2023-12-20).
燃冉ranran.“燃冉”驻留|金佐宁:黑胶与锣鼓的时间回旋曲. (2024-1-11).
燃冉ranran. “燃冉”驻留|金佐宁:让圆心共振的声场蔓延. (2024-1-30).
Sen, A., & Silverman, L. (Eds.). (2014). Making Place: Space and Embodiment in the Cit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白先勇. 《白先勇说昆曲》. 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金佐宁. 《“错过的约会”——重返声音的扩展场域》.
关于艺术家
金佐宁 Gwendoline Kam
金佐宁,1986年出生,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后于美国夏威夷大学修读音乐人类学,现生活工作于上海。以传统的声音艺术媒介——昆剧锣鼓作为主要线索,她提出听觉叙事中的多感官联动是如何影响着人们对“物”的体验、认知和表达。以“噪音”作为自我⻆色的阐释及创作命题,亦在她的当代艺术实践中不断尝试突破生涩的学术话语和文化原生社会间的隔阂,并从时空与材质等维度揭示声音中的公共性,探索声音是如何被运用于想象、创造、定义和表演文化身份认同。利用跨学科的语境,她亦试图激发观众对当代“怀旧”和“跨界”的批判思考,提出以传统的时空观念重新审视何谓“当代”,并由此延展“当代性”的定义。参与策划的展览包括:“原音:太原的地方声景”(⻓江美术馆,太原,2021);“碎镜的流动:界限感知中重写的「现代性」”(OCAT研究中心,北京,2021)等。其重要展览包括:“卡壳|’居家:340m/s’第一期:保质期”(美凯⻰艺术中心,线上,2022);“地方音景:苏州的声音地理”(寒山美术馆,苏州,2021)等。